青春期心理

高考不是生命的全部

心理词典 xinli.cidiancn.com

阅读: 123

 高考进入了录取阶段,人们关注的目光总是锁定高考“状元”和中榜生所被录取的学校,而焦虑不安、负担最大的“落榜生”,往往是被我们容易忽略的较为脆弱的人群。有的考生看到同学金榜题名时,会产生较强烈的嫉妒反应,出现攻击性言行;有的考生甚至对未来感到绝望,丧失了生活的勇气和信心。就如何帮助考生走出高考后的困境,我们采访了中南大学湘雅附二医院精神卫生研究所刘铁乔教授。
    要注意减少落差

    刘铁乔教授介绍,高考属紧张事件,对人身心健康影响较大。高考前承受极大压力负荷,考后突然彻底释放,易形成很大落差。而在考后填报志愿、等待录取通知的过程,又会让考生处于焦虑状态。成绩好的考生担心录取情况,易出现中度焦虑。分数不理想的考生,易情绪低落、自我封闭,忧郁、悲观甚至轻生。

    一般应激反应在考后两周内能缓解淡化的,属正常反应。但持续时间过长,便会向亚健康和疾病转化,出现睡眠质量差,如失眠、乏力、没精神,食欲减退、烦躁等症状。严重的会导致心血管和呼吸系统功能紊乱、消化不良、内分泌失调等。这些症状若持续2周以上,或呈进展性反应,同时伴有抑郁、恐怖和敌对症状,家长便要提高警惕,带孩子提早就诊。

    家长考生都要调节

    有些考生平时成绩不错,高考却考得一塌糊涂。他们总觉得:我读的是重点中学呀,应该能考上的,我怎么会考不上呢?刘教授点醒这类考生:任何事都可能发生意外,何况是考试呢。高考不是生命的全部,只能把它看成一次大教训。“高考之后的调节,家长和孩子一样重要”。刘教授说,很多例子,都是家长的期望值比孩子更高。孩子高考失利后,家长觉得在亲戚、同事面前“脸上无光”,难免数落几声“不争气”。在考试失利和家人的失望中,考生更应该学会自我调节:

    适当宣泄。高考失利后的郁结应该及时发泄,心中的郁闷如不及时排泄,很可能会被痛苦压倒,陷入难以自拔的境地。宣泄心中积郁的方法很多,比如找朋友、老师或同学交谈,倾诉自己内心的烦恼、忧愁和痛苦。你可与知己交谈,通过知己的安慰、劝导,帮助自己找到失利的原因,确定新的目标和计划。另外,你可以大哭一场或到野外无人的地方大声叫嚷,这样也可以使自己的忧虑得到缓解。

    转移注意力和自我暗示法。为缓冲高考失利带来的刺激,考生可以有意识地将自己的注意力转移到感兴趣的活动中去,如看电影、读小说、打球和听音乐等;也可和朋友结伴去旅游;或者参加一些有意义的社会实践活动。通过这种注意力的转移,考生的挫折感也可以适当地得到缓解。另外考生也可以采取自我暗示来鼓励自己,使自己对未来充满信心。比如,在每天早上起床后,对自己说:“我是一个有用的人,我能成功的。”假如每天都能在自己醒来之后这样做,那么当天的精神也就格外好了,焦虑的心情自然会消失。

    家长也应该改变上大学就是最好的选择,上大学才是孩子惟一的出路,上大学孩子才有出息的想法。保持一颗平常心,乐观对待孩子考试的失利。

    帮助孩子走出阴霾

    刘教授提醒各位家长,对落榜的考生不要发脾气、不要指责、不要埋怨、不要唠叨、不要冷淡,应帮助他们及早走出阴影。

    关心孩子状况。家长要随时关注孩子的情绪及行为,不过要做得不动声色。发现孩子的异常表现,如消沉,或突然话多,或者经常说一些令人奇怪的话等等,就要加以防范,必要时带孩子看门诊,以求帮助。

    开导孩子。告诉他,一次不成功不等于永远失败。不要把一生的希望全押在高考上,人生的路千万条,关键在于你怎么走。

    鼓励明年再考。现在我国对高考的年龄限制已经取消,这就是说,只要我们想考,什么时候都不晚。给孩子讲一些经受重大挫折而成功的伟人故事。

    分散注意力。带孩子外出旅游,让他暂且离开这个四处弥漫着压力的环境。

    刘铁乔教授最后指出,孩子高考后表现出的异常反应,实际上是考试失利的一种情绪反应。家长应采取调试措施,帮助孩子从高度紧张的身心状态回归到正常

分享给亲友.

下一篇:大学生跳楼的八大理由 下一篇 【方向键 ( → )下一篇】

上一篇:情绪与成功问答 上一篇 【方向键 ( ← )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