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杀

·产生自杀心理的因素

心理词典 xinli.cidiancn.com

阅读: 406

  ◆基础
  是指个体的气质、格,以及在此基础上的心理状态、精神状态。
  心理学上把个体的“气质”定义为与人的脾气有关的人格特征,气质的遗传性是很难被改变的。心理学家把气质分为多血质、胆汁质、粘液质及抑郁质四种类型。其中抑郁质的人行为孤僻,反应迟缓,多愁善感,体验深刻,但情绪不易外露,具有很强的感受力,善于觉察到别人不易发觉的细小事物。这类人往往容易产生倾向。
  当然我们并不能简单地把某人划归某一类型,因为这四种气质类型几乎人人兼具,只是其中某一两种会在某人身上、某段时期明显地体现出来,占据心理活动水平的主流。所以,当一个人的抑郁型气质占据主流时,就具备了产生自杀心理的土壤。
  ◆诱发因素
  指刺激自杀心理产生的事件和情绪。
  有了心理基础这片土壤,任何一件不顺心的事情可能都会给个体带来悲观、失望、压抑、狂躁等等不情绪,最后无限扩大,演化为淹没般的绝望或难以抑制的毁灭冲动,像一根导火索,引爆个体的自我灭亡。诱发因素只是事情的一个表面,真正的原因不是事件本身,而是这个事件带给个体的心理压力和情绪引导,使个体心理陷入绝境,从而走上绝路。
  ◆心理阈值
  通俗地说就是心理承受的极限。
  心理阈值像一个堤坝,突破了这个堤坝,悲观心理立刻一泻千里,彻底崩溃。由此可见,心理阈值越高的人,心理承受能力越强,而心理阈值越低的人,心理承受能力越弱。那么什么影响着心理阈值呢?一个是思维的宽度,就是我们日常说的心胸是否开阔。心胸开阔的人心里往往装着很多事情,同时对他人有更多的责任感,处理事情的时候会更灵活,在这种人眼里,往往没有什么解决不了的事情,绝对不会一蹶不振。另一点是心理的韧度。心理韧度高的人面对不好的事情时会有更强的耐受力,表现出坚强的特点。
  常常有人说自杀的人具有极大的勇气,这其实是一个误解。对于自杀者而言,自杀行为是没有回旋余地,来不及考虑的。生命的选择,仅仅是一种心理的选择。

分享给亲友.

下一篇:自杀成为中国青年死亡首因 七成家长教育不合格 下一篇 【方向键 ( → )下一篇】

上一篇:·自杀的传染性 上一篇 【方向键 ( ← )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