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问题

批评学生避免“超限效应”

心理词典 xinli.cidiancn.com

阅读: 141

      某学生早晨喝完牛奶,就随手从窗户往下扔空牛奶盒子,正巧打着了楼下的一位学生。事情闹到了老师那里,乱扔盒子的学生被班主任叫到了办公室――

  “你知道这种行为的严重后果吗?”班主任厉声质问。

  “老师,我错了,我以后再也不往下扔东西了!”这时,学生眼里的泪水已在打转。

  “幸亏你扔的是纸盒,如果是铁盒、砖块呢?还不给人家脑袋砸破?”

  “万一砸出人命来怎么办?”

    ……

  班主任连连质问、斥责,由纸盒而铁盒而砖块而人命而……说了一大堆,越说越严重,越说越玄乎,似乎还不满足,仍想继续“发挥”,但这时,学生已变得充耳不闻,表情淡漠了。

    这种刺激过多、过强或作用时间过久,而引起心里极不耐烦或逆反的,被人们称之为“超限效应”。

  学生犯了错,班主任对其问题进行适当地拓展与延伸,使学生受到教育,这本没有错;但在某些时候,班主任太多、太随意的“发挥”,就成了“过度”教育,反而引起学生烦躁甚至让学生产生逆反,使原本简单的教育变得复杂起来,成为对学生的一种新的伤害。

    为避免这种超限效应在批评学生时出现,班主任要把握好教育的“度”,切忌“化小为大”、“化短为长”、“化轻为重”,大肆渲染,无限上纲。

    要学会见好就收,自觉控制不良情绪,能少说的就不多说,留点精力给自己,多点时间给学生,让他们自己去反思,使他们学会自我教育和自我发展,切忌对错误“穷追不舍”,这会让学生产生厌烦,反而不利于学生健康成长。

分享给亲友.

下一篇:父母应和孩子平等争辩 下一篇 【方向键 ( → )下一篇】

上一篇:儿童心理治疗另类方法三则 上一篇 【方向键 ( ← )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