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物语

保护眼睛一样保护孩子的创造精神

心理词典 xinli.cidiancn.com

阅读: 143

   这是一个非常经典的故事:有个母亲,因孩子把她刚刚买回家的一块金表当成新鲜玩具拆卸摆弄坏了,就狠狠地揍了孩子一顿,并把这件事告诉了孩子的老师.老师幽默地说:“恐怕一个中国的‘爱迪生’被枪毙了。”接着,这位老师进一步分析说:“孩子的这种行为是创造力的表现,您不该打孩子,要解放孩子的双手,让他从小有动手机会。”   “那我现在该怎么办呢?”这位母亲听了老师的话,觉得很有道理,感到有些后悔。   “补救的办法还是有的,”老师接着说道,“你可以和孩子一起把金表送到钟表铺,让孩子站在一旁看修表匠如何修理,这样,修表铺就成了课堂,修表匠成了先生,你的孩子就成学生,修表费成了学费,孩子的好奇心就可以得到满足了。”   这个故事发生在半个世纪以前,故事中的那位老师,就是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陶行知先生是一个非常崇尚创造精神的人,在他一生的教育生涯中,特别重视对孩子创造性的培养。他的教育思想中的一个极其可贵的观点,就是他的创造教育观。他提倡“教学做合一”,以做为中心、为目的,而且倡导“做的最高境界就是创造”,提出了“一切为创造,创造为改善生活,提高生活”的号召。就连他名字也打上了“做”的烙印。陶行知先生的原名并不叫陶行知,而叫陶文浚,后改名陶知行,又改名陶行知。   陶行知先生深知孩子们是具有创造力的。一次,他到南通去推广“小先生”的做法,写了一篇演讲词,其中有一段:“读了书,不教人;什么人,不是人。”演讲结束后,一个小孩子告诉陶行知,诗中的“不是人”改为“木头人”更好。陶行知当即赞扬了小孩子的说法,因为“不是人”三个字不具体,桌子、椅子都不是人,而“木头人”则给人一个具体的形象。所以,他经常把这个故事讲给大家听,号召学校和民众尊重孩子们的创造力。他认为,家长们限制孩子做这做那,动辄打骂孩子,实际上是在摧残儿童的创造力。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家长们经常会遇到这样一些令人头疼的问题:孩子特别具有破坏欲望,什么东西到了孩子手里,没一会儿就能把它大卸八块,弄得你哭笑不得。一些家长为了保护玩具,不许孩子任意摆弄玩具,更不许孩子拆卸。孰不知,家长们这种做法是本末倒置的,只保护了玩具,却破坏了孩子的探索精神和创造精神。   也有的孩子,问题特别多,多到家长不知道怎么回答。有一位家长曾记录了一个两岁孩子的“为什么”:   “这是谁的裤子?”“妈妈的裤子。”   “这两个裤子为什么不一样?”“一个是蓝色的,一个是黑色的。所以不一样。”   “为什么一个是蓝色的,一个是黑色的?”“妈妈喜欢蓝色的,姥姥喜欢黑色的,所以不一样。”   “妈妈和姥姥为什么爱好不一样?”“因为妈妈和姥姥是两个人,不是一个人。”   “妈妈和姥姥为什么不是一个人?”“不为什么。”   “为什么不为什么?”“去,一边玩去!别烦我!”   家长们也许不能相信,您的孩子的好奇心和创造精神也许就在您的一声断喝中被毁灭了。而陶行知先生告诉那位后悔的母亲,最应该做的就是保护孩子的好奇心,不要抹杀孩子的创造精神。   著名作家陈建功小的时候,老师要求大家写一篇国庆感想,陈建功写了一首诗交了上去。老师看了那首诗,脸上立刻乌云密布 。老师说陈建功偷懒,不认真,别人都写了几页纸,而他只写了几行。最后,老师决定不给他打分。当妈妈得知了这件事情后,说:“老师不给打分,妈妈给打。”母亲立刻找出红笔,在那首诗的右上角打了一个又红又大的5分。在母亲的鼓励下,陈建功仍然保持着写诗的乐趣。试想,如果母亲也把陈建功训斥一顿,陈建功还能爱好写作吗?   我们的社会非常需要富有创造力的人。在这样一个机遇与挑战并存的社会,光有知识是远远不够的,要想抓住机会,迎接挑战,必须具备创造力,能够想他人不能想的事,做他人不能做的事,这样才能拥有一定的实力。现代学者们有这样一种观点:当今社会将淘汰另外一种“文盲”,他们并非目不识丁,其中一部分可能还有很高的学历,但他们的能力封闭在被灌输的知识领域当中,不会进行发散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这种现象在知识量迅速猛增的社会更具有普遍意义。1999年1月13日,国务院批转了教育部制定的《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这一计划首先看到了在新世纪里人力资源的重要性。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能力越来越取决于教育发展、科技进步和知识创新水平。所以,计划中一个很重要的竞争就是实施“高层次创造性人才工程”。可见,创造精神已经变成了时代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家长们希望孩子能够学到更多的知识,但学到了知识是为了什么?当然是为了运用。怎样才能把知识运用得更好?是按部就班、因循守旧?还是去创造更新更好的生活?回答当然是后者。所以创造精神就像是一双巨大的翅膀,孩子学到的知识能够运用得好,全依赖这双翅膀帮助它腾飞。   如今,世界各国已经意识到了创造性的重要,纷纷改变教学方法,把培养学生的创造性作为衡量教育成败的标准。   这是一个德国普通学校的课堂,小学二年级的孩子们正在上艺术课。老师并没有像我们想象的那样,给孩子一个物体,让孩子简单地去临摹,而是先给孩子们讲故事:一个小朋友搬到了一所新房子里,房子是用砖头砌成的,阳光射进屋子里面,房子的周围有一些小花,一条小河从房子的后面流过。给了这几个条件以后,老师要求学生们根据自己的想象把新家画下来。于是,有的孩子在新家的前面添加了停车场,画上了汽车;也有的孩子给新家画上了草坪,画上了小猫小狗;还有的孩子在屋顶画了栖息的小鸟。老师并没有埋怨孩子们瞎画,而是表扬了孩子们的创造精神。   也许有的家长会说:“就我们家孩子的智商,连个算术题都解不出来,还能创造?”其实,我们每一个人都具有创造力,只是程度不同而已。陶行知先生认为,对于一个有志者来说,“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德国作家、理论家卢多尔夫·维恩巴尔格也认为创造才是教育的最高范畴,只有呼唤出学生内心深处的创造潜能,才是国家与人类进步的根本前提。他在著名的演讲《知识、教育与人生》中说:“人不光是一面镜子,用来折射创造,解释创造,他本身就是一种创造,拥有天赋的权利和力量,在现有的世界中抢占一席之地。他应该以这种创造活动去维护和巩固这种地位,牢牢立足于现在,去从事反映其短暂一生的创造……”而家长们的责任,正是最大程度地开发、保护孩子的创造精神。   要保护孩子的创造精神,首先应把重点放在培养孩子的自信心上,鼓励孩子相信自己的眼睛,使孩子悦纳自我,并勇于实现自我。有的家长爱把自己当成权威,说一不二,要求孩子必须听自己的或听老师的,这样就使孩子失去了独立思考问题的主动性。家长应给孩子表达想法的机会,让孩子用自己的眼睛看世界。   其次,家长应做有心人,利用一切机会训练孩子的想象力。家里的各类家具,阳台上的植物、花草,车水马龙的街道,形态各异的建筑物,都可以在家长的启发下使孩子浮想联翩。   第三,应允许孩子犯错误。有的家长一看见孩子做了错误事,就训斥、打骂,这种做法易使孩子变得唯唯诺诺,失去尝试和探索新事物的兴趣。北京市崇文区光明小学校长刘永胜在谈到培养孩子的创新意识和创造精神的时候说:“课堂教学活动必须有平等和谐的环境,让学生有安全感,这样思维才能敏捷,才可能去创造。”同样,这种做法也适合家庭,父母们也给孩子一个安全的、宽松的、支持性的成长环境,要尊重孩子,理解、关注、帮助他们,使他们在周围人的支持下愉悦地成长,只有这样的环境里,孩子们才可能去探索和创新。   一个具有创造精神的人,   首先是一个自主性很强的人。

分享给亲友.

下一篇:让孩子对自己的过失负责 下一篇 【方向键 ( → )下一篇】

上一篇:给孩子一个开放的空间 上一篇 【方向键 ( ← )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