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探秘

心理分析:为什么你会因为糗事而抓狂?

心理词典 xinli.cidiancn.com

阅读: 265

  先让我们把问题定义清楚:你知道自己内向敏感,过于在乎他人看法。想搞清楚,为什么一遇到这种时候,就会出现“抓狂”的反应。

  这里的“抓狂”,按上面的描述,大概是情绪加生理:

  “情绪突然激动,焦躁不安……并伴随着一些肌肉收缩、躁动等生理反应”,OK,很明确。

  首先我们来简化一下问题。

  情绪是什么?这个东西每个人好像都模模糊糊地知道,但直到今天为止仍然没有公认的定义。是认知,是生理反应,还是行为?好像都包括了,但是又都不完全。我比较认同的一个思路,是把情绪定义为一套综合的pattern ——模式。我在咨询中有时会用一个更通俗的词,叫“习惯”。

  是的,我建议大家把情绪理解为一套习惯。就跟你习惯了每天早起刷牙洗脸,吃完早饭挤地铁一样。

  在这套习惯里,包含了认知的,生理的,行为的多种成分:有人愤怒时摔杯子砸碗,这是行为层面的习惯;有人紧张时会想尿尿,这是生理层面的习惯;有人沮丧时会把从小到大所有失败的事儿都在脑子里罗列一遍,这是认知层面的习惯。粗而略之地说是这样(当然不很严谨,我并不够格写出论文级别的综述,各位专业人士包涵)。

  这样我们就先不用在情绪反应内部再做划分了,只把它们揉成一团:你一旦回忆起出丑的往事,就陷入到一整套反应习惯中,这种习惯叫“抓狂”。为什么会有这种习惯?

  为什么会有这种习惯?大哉问……

  这就要从两方面来说,一方面是“习惯”的起源,一方面则是它的维持。我们从起源(或者叫习得)开始说,光是这个问题也已经大得不得了。

  行为主义心理学家斯金纳晚年提出,至少需要三门学科从不同层面来回答模式的“习得(learning)”问题:最原始和生理层面的反应模式(全人类共有的),需要用演化学来解释其习得过程;在此之上,具有文化特点的反应模式(某个社会和文化下共有的),则需要引入人类学去研究其习得过程;再在此之上,到了个人发展层级的反应模式(一些人特有的),才用心理学去解释其习得过程。

  那么“抓狂”这种表达情绪的“习惯”,应该算是哪一个层面的问题?

  让我们再仔细掰扯一下。

  想到过去出丑的事时,可能会出现的情绪包括:(对自我形象的)担忧、紧张、(对无力更改事实的)绝望、(对自己无能的)愤怒,当然还有最重要的——羞耻。可以认为那一瞬间,其实出现了多种反应混和的拼盘,它们的效果是叠加的。因为紧张和愤怒而抓狂(肌肉收缩),就是比较偏演化层面的反应;但是为什么容易紧张和愤怒,那又有些个人层面的因素了;羞耻会让人恨不得逃离(想象的)现场,这种反应的文化属性通常比较高;我也看到不少人回答这是正常的,甚至是「成长」的体现,说明在文化层面上获得了某种鼓励;至于你到底因为什么出丑,这些事如何影响你的自我形象,你期待的自我形象究竟为何?这又涉及到你的经历,你最核心的图式,你的信念和规则,以及你对“出丑”的解读和自动化思维……

  三个层面都占全了,这还怎么分析下去?

  好,我对演化学和人类学一窍不通(下面括号内的部分),所以只说个人的那部分(黑体部分)。

  ◆ 这种画面使题主知觉到对自我形象的担忧和威胁(进一步激活了交感神经系统);

  ◆ 你同时对自我感到愤怒(愤怒诱发了激动和躁动);

  ◆ (符合文化特点的羞耻感产生后)你选择用“抓狂”的反应方式处理自己的羞耻感;

  OK,现在我只需回答:一个人在认知和行为上,是如何形成上述三条黑体字的。

  答案……还是够写两本书,当然,也可以简单到一句话 —— 与个人经历有关。

  如果是在心理咨询中,这个时候我就必须提问了。如果不了解你习得过哪些认知和行为上的经验,那是无论如何没法得出结论的。但现在我没有条件和你们互动,所以我只能猜。也许有人认为我猜得符合事实,给我个赞同,那只不过是碰巧;也许有人反驳“我也有相似的情况,可你解释得完全不对”,那我也没法子……无论如何,请大家记住,接下来这段话完全只是凭经验蒙的:

  ◆ 也许这个人一直认为,“博大家一笑”是一场糟糕的灾难。

  ◆ 也许这个人在心里把它等同于受到贬低,而受到贬低意味着侮辱和拒绝。

  ◆ 也许这个人曾经有过很不愉快的,受到他人排斥的经验。

  ◆ 但也可能他是间接获得的经验(观察,阅读,教育,等等)。

  ◆ 也许这个人小时候对人际表现有恐惧(父母:“不许哭!你看大家都笑话你!”)。

  ◆ 也许这个人很不喜欢自己,关于自我的形象是个无能而弱小的画面。

  ◆ 也许这个人曾经做过什么让自己非常生气的事情。

  ◆ 也许这个人身上遭遇过一些不好的事情,他(或他身边的人)把他归因为他自己的错误。

  ◆ 也许这个人从小就观察过「抓狂」的反应方式,并学会去模仿。

  ◆ 也许这个人很早就把其它情境下的「抓狂」反应迁移到羞耻情境当中。

  ……

  也许也许,都是也许,存在太多可能性了。

  到现在为止,心理学对人的认识还是太少和太浅,以至于我们只能提出这些“也许”,而无法给出更确定的结论。每一条猜测,都需要经过这个人自己的验证。所以在心理咨询师和客户互动时,更多的时候不知怎么回答,只能通过有步骤的问诊,从客户自己的经验里寻找问题的解答。

  最后,再假设我们上面的猜测,已经得到了你的认可。可这也还只是起源的部分。还需要考虑的是这些东西习得之后,为什么会反复一遍遍出现,变成习惯?

  ——尤其是,有些东西明明是看上去就不合理,甚至会带来痛苦的?

  这又是一个大问题。大到每个模式的维持,在今天都可以写成一篇成果丰硕的博士论文,因为有太多的未知数值得去研究了。就现有的认识水平来说,大概会从这样两个方面去理解:

  一方面是这种“抓狂”的反应,是否会即时减轻他的痛苦?

  我们每个人羞耻时,都恨不得想逃离现场(钻进地缝里)。也许你发现,在想象的时候一旦抓狂,就可以停顿或削弱你的想象,仿佛可以终止在那一瞬间而不必发展下去,等于逃离。

  这样,这种“抓狂”就得到了强化,最终被机体保留下来。

  另一方面,认知的歪曲是否可以形成自证的循环?

  因为相信“出丑”是有害的,所以更可能注意(或记住)这种情景下的负面刺激,自然就会唤起身体的应激,从而“证明”了它确实是有害的。很多焦虑者都会陷入到这种循环论证的怪圈中,最后的结果就是几十年如一日地,去恐惧那些原本中性无害的东西,而且信之笃笃,颠扑不破。

  现在你知道这种问题要说清楚(其实我也没说清楚)有多复杂了?

  而且要知道,很多时候,提问题的人也没准备好要接受这么长的回答。所以别人问我“为什么我会怎样怎样”的时候,我都在想,如果我把所有上面这些搬出来作为答复,只会显得我有病。

  所以我一般都是好奇地睁大眼睛,反问回去:“真的吗?啊,为什么会这样?”

  实在没法反问的时候,我就从上面随便摘抄一两句话回给他,比如“可能你就是想从这个想象里解脱出来吧”。有时他们会说:“靠什么乱七八糟的?”,但有时他们也会说:“真准!”

  大致就是这样。

  所以,下次,我再用一两句话回答这类问题时——不要再批评我不严谨了。

分享给亲友.

下一篇:女人为什么都喜欢挽住男人手臂 下一篇 【方向键 ( → )下一篇】

上一篇:见不得别人比自己好 上一篇 【方向键 ( ← )上一篇】